- Published on
【柴米油盐经济学】读书笔记
- Authors
- Name
- 小土刀
- @wdxtub_com
《柴米油盐经济学》颠覆你的三观!别再被“福利养懒汉”骗了,这本书用最接地气的案例告诉你:市场经济的基础是产权保护,通胀是复利理财的天敌,福利制度实为“烧钱罐”!作者犀利批判政府干预、贸易保护与福利陷阱,揭示“储蓄促消费”“私产创造繁荣”的硬核逻辑。读懂它,看透房价、养老、医疗背后的经济真相,从此理性应对生活难题!
- 产权保护与市场经济基础
- 通货膨胀与复利理财的致命矛盾
- 通胀迷思与福利陷阱的经济学批判
- 福利制度批判与管制反思
- 贸易保护与市场干预的代价
- 权力干预、慈善本质与市场责任
- 福利错觉、消费者主权与市场机制
- 产权、市场与博弈的经济学视角
- 沉没成本、孝道与市场经济的理性思考
- 虚拟财货与医疗市场化改革
- 印度医疗旅游与人口养老挑战
- 年轻人财富困境与房产泡沫的真相
- 房贷政策调整与市场影响分析
产权保护与市场经济基础
- 私人产权得到很好保护的国家,总是能突破重重障碍,跨越层层陷阱,让社会长期保持稳定
- 那些百年、千年古刹的存在并非是公产的胜利,其实仍是私产的胜利
- 是私产主人——捐献者,在支配着寺庙的兴衰
- 产权的确不能仅仅从名义上看,而且产权也不是要么彻底公有、要么彻底私有这样泾渭分明
- 仅仅明确产权保护,就等于凭空增加了财富
- 稳定预期就是天降财富,必然会引起经济的良性连锁反应
- 市场经济的基础就是产权
- 管住货币,企业家对产权的稳定就会更有信心
- 只有储蓄才能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 如果强行刺激消费,虽然短期内可以带来繁荣的现象,但长期却是损害经济发展的
通货膨胀与复利理财的致命矛盾
- 通货膨胀是复利理财的天敌
- 通胀猛于虎,它可以把30年前一个月的生活费,变得现在连一份盒饭都买不到
- 复利虽然厉害,但也会被通货膨胀打败
- 通货膨胀使很多财富被浪费于无形,就像复利,只不过通胀是负的复利
- 消费只是经济发展的目的,经济发展了,人们的消费自然会提高
- 越储蓄,人们的消费越多,改革开放以来,储蓄在增长,消费也在增长,就是因为储蓄帮助人们以更低的成本进行交换、消费
- 打破窗户,会产生两种后果:看得见的后果和看不见的后果
- 救助式的灾后重建只是把甲地、乙地的需求挪到丙地,根本就没有新增什么需求
- 政府的过度花费则打乱了人们为未来储蓄的自然进程,延长了低迷期
- 改变钞票上的数字并没有增加新的信用,只是改变了原来信用的数值表达,所以它当然等于什么都没做
- 宽松货币是先甜后苦,10年不发钞票是先苦后甜
通胀迷思与福利陷阱的经济学批判
- 通货膨胀只是虚假信用增加,物价普遍上涨并不是通货膨胀
- 价格下降本是经济发展的体现
- 物价下降既不会阻碍消费也不会阻碍投资,反而是扩大消费和投资
- 通过多发货币来解决问题,不但不能真的解决问题,反倒会造成更大的问题
- 纸币本身只代表着一种服务。服务能力没变,多发纸币有害无益
- 经济发展陷阱都是观念的陷阱。观念错误,每一种发展程度都有陷阱
- 福利哪里是"存钱罐",它明明是"烧钱罐"!
- 福利制度就是向懒汉发出召集令,向勤奋者发出驱逐令
- 民主体制有纠错的机制,但并不必然纠错,是否能纠错,还取决于民众有没有认识到那是个错误
- 赤字政策说到底,就是挖子孙后代的肉,补我们自己今天的疮
福利制度批判与管制反思
- 罗尔斯的这个设想是不错的,但后来却成为很多中国学者赞同福利的依据
- 由“无知之幕”推出政府福利制度的正当性纯属歪理邪说
- 彩票的例子表明,在“无知之幕”下,人们并不会如福利主义者所想的那样,同意建立一套劫富济贫的制度
- 福利国家养懒汉的说法其实不够准确,更准确的说法是:福利国家逼人当懒汉
- 欧盟成立的本意是好的,是想消除国家间的贸易障碍,但没想到,最终欧盟却被福利主义、凯恩斯主义所控制
- 福利本来是“大锅饭”,而欧盟是把“大锅饭”越做越大
- 人们误解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话,它的重点在于“天下”,也就是说,天下的午餐,总要有人付费
- 所谓的政府福利制度,其实就是税收制度
- 俄罗斯议员却想通过压低在职员工的效率来分享工作岗位,实际上是减少了俄罗斯的工作岗位
- 要实现因材施教,就要加强教育的自由度
- 要管制,就要对人群进行某种身份的区分
- 争取落户不如反对户口伤害
- 如果放开农村土地流通,会带来很多好处
贸易保护与市场干预的代价
- 贸易保护主义一向是未伤人先伤己,在他国还击之前,就已经在伤害本国经济了。
- 在供给可调整的市场上,需求越大,规模效益也越大,成本降低得也越快,因此,在平均利润规律作用下,只有供给调整,价格才会下跌。
- 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说,意愿不是结果,要注意“保护”背后的损害。我们应该看到,工作机会的竞争,不是在资方和工人之间进行,而是在工人和工人之间进行的。
- 对这样的事情,最好还是交给企业去自主决定,因为企业不会跟钱过不去,如果雇用某个人能让企业多赚钱,老板才不会因为歧视而拒绝雇用他呢。
- 由此可见,打破城管部门对公共空间的管理权的垄断,扩大城市社区自治,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 在牌照管制下,出租车数量无法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乘客的选择范围很小,打车、预约车都很困难,同时,大量的私家车和司机闲置,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 既然专车既避免了停车难,还不用自己开车,而且服务还好,价格也能接受,那为什么非得自己买车呢?让人们有比自己购车更好的解决方案,才是低成本解决拥堵和停车难的方案。
权力干预、慈善本质与市场责任
- 八项规定管的是公款花费,端正的是党员风气,并不能由此推出一个干预老百姓生活的规定。
- 权力的傲慢:他们并非不知道公款吃喝和老百姓自己办酒席的性质区别,但他们也没觉得干预老百姓的自由有什么不对。
- 过去羡富是因为大家都有致富的广阔空间,现在仇富则是因为致富空间变小,很多人直观上把自己的致富空间变小归结为富人的为富不仁。
- 慈善心本来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不是专家学者发明的,如果人类天生没有同情心,那么也不可能“管”出慈善心来。
- 所谓老板,就是担当责任的人。一家企业生产了有害的产品,人们不会管具体是哪些工人生产的产品,而是会直接追究老板的责任。
- 王卫希望和员工分享财富,同时企业又要继续服务消费者、员工,所以自掏腰包甚至借钱来发红包,体现的正是企业家看待财富的态度。
- 别的不说,就从东北目前十分严重的老龄化来说,就是计划经济影响深重的结果。
- 加班这种事情,企业和员工应该自己协商解决。
福利错觉、消费者主权与市场机制
- 员工说实物福利好,是因为另一种选择——现金,并没有摆到他们面前来。这种福利错觉和社会层面的福利错觉是一样的。
- 经济学不研究道德问题,但是它可以为道德判断提供分析工具。经济学研究目的和手段是否一致,借助它的这个功能,人们可以看到,很多基于良好的道德愿望的手段,其实和目的背道而驰。
- 所谓消费者主权,是指消费者通过其购买行动,决定着资源该在何时使用、该满足更远的还是更近的欲望,也就是决定着资源流向何方。
- 广告的作用就是改变人们对产品的认知。一件产品被生产出来,它就有了满足人们欲望的某项使用属性,但这一使用属性不一定广为人知。
- 在经济学里“价格歧视”是一个中性词,因为它可以造福四方,比如第二杯半价对麦当劳和消费者都是有好处的:消费者以更低的价格享受到了第二杯饮料,麦当劳也多赚了钱,双方都获得了实惠。
- 香港赌片的流行,也间接说明在那个时代赌博是人的普遍心理,有些人比别人更偏好风险,赌博给了他们选择偏好的机会。
- 炒股的人也是企业家吗?是的。最早阐述企业家精神的奥地利学派认为,每个人都要做决策,而每个选择都是有风险的,因此,每个人都具有企业家精神。
产权、市场与博弈的经济学视角
- 经济学者对动物保护主义者的建议是,如果你想保护某只动物,就去把它买下来,而不是禁止它的所有者吃它。
- 法律不能在宣称保护产权的同时,又去侵犯产权。
- 其实真相只有一个:认为万科的价值在管理团队的,是经济学的外行。
- 当一个品牌价值巨大时,等于经营者在消费者那里质押了一大笔钱,当经营者不好好维护品质时,他们就会损失这一大笔钱。
- 只有让人们有长远的预期,人们才不致因逐一时之利而作恶。
- 市场经济规则没有破坏消极的权利逻辑,它仍然是一个可以贯彻始终的和谐逻辑,它能激励人们多创造财富。
- 实际上,产品质量并不是由工匠决定的,而是由市场决定的。
- 不是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对失败一定要有准备,尤其是当处在泡沫的盛宴中,很多失败被掩盖,但最终,失败不会是小概率事件。
- 问题是,他进行的是多次重复博弈。他的博弈对象不只是前妻和经纪人,还有他的下一任妻子、下一任经纪人,以及其他的很多对象。
- 老实人不是不懂博弈的傻人,他们也会摆出鲜明的姿态,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沉没成本、孝道与市场经济的理性思考
- 书非借不能读也,是因为自己买的书,付出的钱已经是沉没成本
- 沉没成本普遍左右着人们的选择
- 没有按照沉没成本原则决策的人则会承受损失
- 人们获得某种收益后,往往把这种收益视为理所当然,考虑时就会忽略
- 市场经济确实有不少弊病,其中最大的弊病是,当你能享受它的好处的时候,你可能看到的都是它的缺点
- 父母投入资源抚养子女,期望在未来得到子女的回报,这其实是一种自发的家庭资产优化配置
- 投资于遥远的未来,期望未来得到回报,这明明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投资
- 假如没有自发的孝道,就会有更多的人要求国家养老,而国家福利比起自发的家庭资产配置来,效率要低得多
- 所谓经济发展,是指效率提高、成本降低
- 经济增长速度高,未必增长质量好,但经济增长质量好,必然会推动经济增速
- 这就是市场经济的一个特点,人们的贫富差距拉大,但消费差距却在缩小
- 基尼系数既不反映财富的运用情况,也不反映人们的真实享用情况
- 富人消费奢侈品,其实是用他们的金钱来推动质量的进步,让更多的企业投入到奢侈品的生产,从而快速降低该产品的价格
- 从经济学、民法的角度看,野生动物园没有任何责任
- 外部性不是市场失灵,而是那些主张干预的脑袋失灵
- 权利的边界,就是交易的边界,外部性无须考虑
虚拟财货与医疗市场化改革
- 虚拟财货是经济学家门格尔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在物品和人的效用满足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而是由于人们认知错误,误以为存在因果关系,从而把这些物品当成财货,但它们并不是真的财货。
- 主观价值论已经完全占据上风,就是说物品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不同的人的主观判断,比如一场歌星的演唱会,有人愿意花高价去听,有人则一分钱都不会掏。
- 文明发展越快,虚拟财货越少。张悟本、马悦凌倒下了,也许还会出现新的“神医”。不过,随着知识进步,他们的市场比例会越来越小,这是可以判定的。
- 在现有教育体制下,高校学费上涨确实是家长、学生不得不接受的痛,但这并不意味着高校办学成本以及学费就没有下降的空间,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改革教育体系来降低成本和学费。
- 社会捐赠则会引导高校尽可能满足市场需要。高校只有授予学生市场(包括学术市场)所需的知识、技能,学生才能真正感觉受益,社会人士也才会用捐赠表达对学校的认可。
- 其实,只有把医疗当生意,才能真正实现低价高效。吃饭比看病更重要,但正因为粮食是一门生意,所以大米普通人都能吃得起。
- 公立医院之所以会把品牌出租(科室外包),就在于它们虽然建立了一些品牌,但它们自己并不能很好地发挥这些品牌的价值,所以不如租出去合算;而民营资本不愿意投入太多资金建立品牌,因为有各种医疗管制,即使做出来品牌也不能自主定价,品牌投入未必能够收回,不如租别人的品牌合算。
- 假如有疫苗品牌,企业就会精心维护品牌,死守商品质量,做好储存、运输、供应、销售、分发等多个环节,并且主动打击假冒疫苗。
印度医疗旅游与人口养老挑战
- 作为金砖国家,印度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尤其在一些市场化的领域,印度政府抓住机会鼓励其发展,比如医疗领域。
- 和中国以公立医院为主相比,印度医院最大的特点就是公立医院只占30%,而私立医院占有70%的市场份额,并且较好的医院多是私立的。
- 在印度,丙肝患者治愈需要人民币4万元以上,而在印度则只需要8000元人民币。
- 印度医疗价格低廉的另一原因是政府允许仿制药。药企向政府申请即可仿制,其科技含量其实很高,价格只有专利药的20%~40%。
- 近些年中国医患关系紧张,很多医生表示失望、伤心,病人也有一肚子抱怨,而医患关系紧张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医疗资源紧张。
- 20年后,人口急剧减少已成定局,这样,经济学就将面临一个问题:明天,谁来养中国老人?
- 从长期投资的角度分析,未来的投资莫过于“生小孩”。
- 计划生育的思路和罗马俱乐部是同出一脉,就是认为发展和资源必然矛盾。
- 随着中国人口结构不合理现象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外国移民进入中国,这可以弥补中国人口结构的缺陷。
- 目前的社保体制是“即收即付”型的,即用已经收到的社保缴纳金,支付给开始领取养老金的老年人。
- 员工会要求企业把工资增加到14410元,低于这个数,劳动供给就会减少,市场又会把工资抬上去。
- 延迟退休是老龄化的必然后果。没有谁会希望出现这种情况,但现实上,已经无法避免这种情况出现。
年轻人财富困境与房产泡沫的真相
- 这些年来,房子是拉开居民财富收入差距的最大因素。
- 中国正在形成一个食利阶层,即那些拥有不动产、股票、有价证券、票据,仅仅靠利息、股息、地租就能获得稳定的甚至不断扩大的现金流的人。
- 靠劳动赚取回报的普通人,永远比不上那些靠资本赚取回报的食利者。
- 毕业的时间越晚,你靠工资购房的可能性就越小。
- 资本相对于人力资源更为稀缺。
- 人赚钱难,钱赚钱易正成为越来越多没赶上泡沫盛宴者的感慨。
- 不是房价下降而让更多人买得起房,而是人们更加买不起房而让房价下降。
- 是泡沫总要破灭,但老百姓不会在泡沫破灭中获得好处。
- 中国青年买房的首付,很多来自于父母,最主要的原因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长期维持高速增长。
- 丈母娘的择婿偏好背后,不是因为丈母娘的生活习惯老套,而是经济形势在决定丈母娘的偏好。
- 工资赶不上房价增长的速度是世界性的现象。
- 病毒的传播可以建立模型预测,那是因为病毒的轨迹是确定的,但人的行为是不断变动的。
- 全民炒房是市场行为,不应干预,但全民炒房的风险却要警惕。
- 地方政府主动追求土地财政,在逻辑上无法实现。
- 地方追求的是财政收入最大化,土地财政在财政收入中占比越大,其实越不利于财政收入最大化。
房贷政策调整与市场影响分析
- 2015年3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
- 2015年1月至2月,全国住宅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双双呈现“两位数”负增长。
- 专家把这种现象多解读为四部委联手救楼市。
- 2009年之后,中国房价经历了最快速度的上涨。
- 泡沫破灭会导致资产价格暴跌,但在这轮泡沫破灭的过程中,央行又不断在“微刺激”,所以房价保持了不温不火的局面,可谓破而不灭。
- 股市在把对未来的货币贬值趋势体现于当下价格中。
- 过去宽货币+紧楼市,阻碍了老百姓购买资产来避免泡沫损失。而2015年这次宽货币+宽楼市,老百姓也还有一点儿机会避免损失。
- “个人所得税抵扣房贷”也可以叫作房贷利息抵扣个人所得税,是指将房贷利息作为税前减除项扣除。
- 房贷利息抵税其实就是对一部分人减税,对于买房者来说,无论你是谁,你的负担都减轻了。
- 个人所得税扣除,是把真实收入还给老百姓,不是对收入充水,所以它不会引起泡沫。
- 乙觉得不公平怎么办?乙应该向老板争取加薪,而不是反对甲加薪。减税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