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ublished on
【有趣的金钱:人生第一堂理财课】读书笔记
- Authors
- Name
- 小土刀
- @wdxtub_com
《有趣的金钱:人生第一堂理财课》让你秒懂财富密码!从货币起源到数字货币革命,从五险一金到投资理财,这本书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教你建立财商思维。告诉你如何避开理财陷阱,掌握复利奇迹,实现被动收入,最终走向财务自由。不管你是学生还是职场新人,这本书都是你人生必备的财富启蒙指南,让你在金钱游戏中游刃有余!
- 金融启蒙与货币起源
- 全球货币体系与汇率机制解析
- 数字货币与支付方式的未来演变
- 存折与借记卡的金融演变
- 信用卡的起源与金融创新
- 主动与被动收入及纳税义务
- 中国税制体系与个人纳税义务
- 五险一金的作用与缴纳机制
- 理性消费与资产配置的智慧
- 储蓄理财的隐形陷阱与风险认知
- 投资本质与实物金融对比
- 股票的本质与投资策略
- 基金入门指南与选择策略
- 债券与保险的金融智慧
- 商业保险种类与运作原理
- 金融监管的历史演变与核心机构
金融启蒙与货币起源
- 金融除了诱人的一面,确实比较单调,常常要和数据、数学公式、财务报表打交道
- 资本市场中价格传递信息的能力是高效的,通过资本市场,我们可以学习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产业等
- 金融问题的全局性: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因此流动性是金融的特点
- 中国金融体系的主要矛盾就是金融问题的全局性和中国渐进性改革的局部性的矛盾
- 套利就是有钱币从天上掉到地上,弯腰就能捡到,毫不费力
- 经济学的基本逻辑,其实不会比钢琴10级更难。但人们要掌握生活中必备的财商知识,也不是“长大了自然就懂了”的事情
- 无论你的理想是电影明星、作家,还是足球运动员、物理学家,都需要掌握基本的财商知识
- 在货币机制里,信任和共识,是一切的基础
- 大家达成共识的是,一个铜板可以换一个烤红薯。至于这个“铜板”长什么样,是不是真的是铜,边缘有没有破损,对交易双方来说并不重要
全球货币体系与汇率机制解析
- 从古至今,各个国家(或地区)的货币形状、大小都不一样
-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货币,只能在这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使用,当然也有例外
- 由政府印制发行的货币,被我们称作“法定货币”,简称“法币”
- “法币”的“法”字,在这里是指“法偿性”
- 法偿性就是这种货币在这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拥有无限的合法支付能力,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拒收
- 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货币的铸造、印制和发行权都由当地最高行政部门拥有
- 钱不是随便印的,更不是随便谁都可以印的
- 拥有了货币的铸造权和发行权,就意味着拥有了很大的权力
- 货币在国际交往中被接受的程度,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 美元的价值相对稳定,美元的流通范围较广
- 在国际交流日趋频繁的当下,汇率的浮动和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
- 金融的根本逻辑,就是时间和金钱的游戏
- 中国公民每人每自然年度换汇额度不得超过5万美元(或等值外币)
- 交易双方确定哪一种货币作为结算货币,对交易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
-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汇兑收益或者汇兑损失
- SDR的全称是Special Drawing Right,中文叫“特别提款权”,也被称为“纸黄金”
- 美元作为国际货币已经快100年了
数字货币与支付方式的未来演变
- 人类社会的科学技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近20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我们的货币体系和千百年前相比,并没有本质的变化。可是,没有变化,绝不意味着不会变化,隆隆的雷声已经逼近,变革即将到来!
- 电子货币:实物货币的电子化。在银行卡、公交一卡通、电影院储值卡里,还有所有第三方支付(支付宝、微信支付等)账户里的钱,都叫电子货币。
- 虚拟货币:顾名思义,“虚拟的”就是假的,所以它并不是货币。玩游戏的同学们再熟悉不过了。最典型的就是腾讯Q币、游戏币。
- 数字货币:这是最抽象、最新鲜、最能代表未来的一种“货币”,不仅如此,就连它的定义本身,也在随着行业的不断创新而变化。
- 数字货币是一种全新的形态,本身没有善恶。它交易自由,成本低,交易安全性也较高。它就像一把利剑,拿在大侠手中还是强盗手中,会有完全不同的效果。
- 比特币是一种以区块链作为底层技术的加密货币,它不隶属于任何一个国家或组织,跟世界上现存的各种法币、金属储备都没有关系。
- 中本聪发明比特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他的价值取向。或许他认为,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不需要人为地设立起各种藩篱,增加交易成本,降低交易效率。
- 这个人人都记账的设计,就叫“区块链”。在阳光币的世界里,不会再有某个李三娘这样的“中心点”了。去中心化,就是区块链技术的核心之一。
- Libra稳定币的出现,将作为一种简单的全球货币和金融基础架构,惠及数十亿人。
- DCEP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不是现有货币的数字化,而是M0——市场中流通现金——的替代。
- DCEP的“双离线”设计就不一样了,只要双方的手机都有电,无论是打算在雪山上请个向导,还是在沙漠小镇里买瓶水,点点手机屏幕,钱就转过去了,不需要有网络信号。
- 货币最基本的三大功能是:交易媒介、记账单位和价值储藏。
- 支付只在我和卖货的商家之间进行。这样的方式,有利有弊。好处是它不会产生任何额外的费用,也不会有时间上的延迟,它是即时发生的。
存折与借记卡的金融演变
- 银行卡普及之前,存折是中国人最主要的存款凭证
- 存折不同于银行卡,不具备支付功能,它只是银行账户的一个纸质凭证
- 存折为什么会被时代淘汰?因为它实在有诸多不便
- 个人支票是建立在个人信用基础上的支付凭证
- 借记卡,就是大家常说的储蓄卡,你需要先把钱存进去,才可以消费
- 信用卡的特点是不用先存钱,发卡机构会根据对你的信用评估给你一个信用额度
- 银行卡是成人世界的入场券
- 让钱“动”起来是我们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意识,而这种意识应该从小就开始培养
- 21世纪的你们,与商业社会接触频繁,你们需要了解银行卡的来龙去脉,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信用卡的起源与金融创新
- 明天的钱真的可以随便花吗
- 任何人获准成为俱乐部会员后,带一张就餐卡到指定的27家餐厅就可以记账消费,不必付现金
- 大来卡是如何挣钱的呢?主要来源有两个渠道:一是向持卡人收取年费;二是根据交易金额的一定比例,向合作商户收取手续费
- 金融创新很多时候并不来自行业内部,市场需求才是第一位的
- 无论是70多年前的信用卡,还是今天的数字货币,最早发明它们的人都不是金融行业的从业者
- 刷卡消费可不仅仅是为了便捷,同时也是身份和信用的象征
- 银行的钱,不可以随便欠
- 信用卡的作用是让你们使用更便捷,它不可能改变你们的生活品质
- 你和银行之间是平等的合同主体,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
- 收入都必须通过劳动取得,不管是劳心还是劳力
- 财富的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永远不要期待一夜暴富
主动与被动收入及纳税义务
- 父母就是你的“矿山”“宝藏”“会魔法的小矮人”,但这个状况不会一直持续
- 靠自己的能力挣钱是一件很酷的事,而理直气壮地花自己挣的钱就更酷了
- 主动收入是指你必须付出时间和精力才能换取的金钱,工作就有钱,不工作就没钱
- 被动收入是指几乎不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只要简单地进行维护,就能获得的收入
- 被动收入系统是每个人都需要知道的概念,它是指你至少应该拥有一种,在你不想工作或者无法工作时,依然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收入来源
- 被动收入系统除了保障你在不能工作、不想工作时吃穿不愁,它还有一个更神秘的作用——通往财务自由最重要的路径
- 钱可以让我独立。然后,我就可以用我的一生去做我想做的事情
- 收入水平与受教育程度正相关,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水平越高
- 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 政府通过税收来维护公共安全,组织公共事务,甚至实现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 个人所得税和收入成正比,所得收入越高,税率越高
中国税制体系与个人纳税义务
- 中国现行18个税种,分为所得类、流转类、财产类、行为类和资源类税
- 个人所得税采用累进制征收方式,税率为3%—45%,起征点为每月5 000元
- 企业所得税税率为公司收入的20%—25%,纳税主体是企业而非个人
- 增值税是我国最主要的税种,属于价内税,税收负担最终转嫁给消费者
- 所有消费价格都是含税价,无论是否开发票,消费者实际已承担增值税
- 消费税针对特定货物征收,如烟、酒、高档化妆品等,同样属于间接税
- 关税针对进口商品征收,税收负担最终由消费者承担
- 房产税根据房屋价值或租金收入征收,目前仅在部分城市试点
- 契税在房产买卖时按交易价格3%—5%向买方征收
- 车船税按年缴纳,车辆购置税为一次性税,按车价10%征收
- 证券交易印花税单边征收,卖出股票时按金额0.1%征税
- 缴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纳税是享受社会资源与公共服务的前提
- 个人与政府之间类似契约关系,税收用于公共服务与公共建设
五险一金的作用与缴纳机制
- “五险一金”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最重要的制度。
- 政府强制个人和企业各掏出一部分钱存起来,用以全社会居民的生老病死等开支,这属于社会保险。
- 五险指的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
- 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它并不是社会保险的范畴,但我们通常都把它和五险放在一起说。
- 缴纳社会保险,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 养老保险:个人每月缴纳工资的8%,单位每月缴纳工资的16%。
- 医疗保险:个人每月缴纳工资的2%,单位每月缴纳工资的10%。
- 失业保险:个人每月缴纳工资的0.2%,单位每月缴纳工资的0.8%。
- 生育保险:由企业按照职工工资的0.80%按月缴纳,职工个人不用缴纳。
- 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用缴纳。
- 住房公积金:个人和单位每月按工资基数5%—12%的比例缴存。
- 社会保险只提供非常基础的保障标准,如果你希望自己的生活有更多选择和自由,仅仅依靠社会保险是远远不够的。
- 住房公积金最大的隐性福利就是:买房需要贷款时,公积金贷款的利率要远低于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
理性消费与资产配置的智慧
- 你要明白这背后的逻辑,以及你的选择的最终结局。换句话说,你要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 很多人会觉得花钱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可如何把钱花得有章法、有效用,那可不简单。它体现的是你管理财产的意识和能力。
- 任何财产都是积少成多的。哪怕你梦想着去海底打捞载满宝藏的沉船,也得先挣出买船的钱来。
- 资产配置的秘诀就是比例。
- 大体上,我们可以把可支配收入分为3类。一类用作短期消费,也就是我们说的日常开支;一类用作不时之需;最后一类用作“钱生钱”,也就是理财投资。
- 资产配置的逻辑,本身也并没有那么高深莫测。
- 花钱不怕,怕的是不知道钱花哪儿去了,以及为什么花钱。
- 在人生的任何阶段,我们都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而不是被欲望控制。
- 能更有效地控制自己欲望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
- 那些更擅长控制自己欲望,从而获得更大满足的孩子,在成年后的表现也更为优秀。
- 信用卡的核心价值是使用更便捷,它不可能改变你的生活品质。
- 信用卡的本质是消费贷款,你刷出去的每一笔钱,最终都要连本带利地还给银行,一辈子都跑不掉。
- 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借钱消费。
- 在遇到重大消费时,一定要给自己设定冷静期,冷静期最好不低于24小时。
- 理性消费,是价值驱动的,而不是价格驱动。对我们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价格再贵,也值得买。反之,对我们其实并没有价值的东西,价格再低,买了也是浪费。
- 时间是最宝贵的财富。
- 穷人拿时间去换钱,而且往往是蝇头小利;富人恰恰相反,他们拿钱去换时间。
- 无论是对街头的流浪汉,还是对世界首富,时间都是公平的,每个人一天都只有24小时。如果你取用得当,时间会像复利一样创造价值。
储蓄理财的隐形陷阱与风险认知
- 通货膨胀,简单来说,是指货币流通数量增加,而使得物价水准在某一时期内连续上涨,造成货币购买力下降的现象。
- 表面上看,银行里的钱一分没丢,可有些钱已经消失于无形之中了。
- 在任何一样投资中,风险和收益都是正相关的。也就是说,当你追求更高收益时,必然得承受更高的损失本金的风险。
- 投资本金不等于全部资产。
- 理财的核心目的是资产保值,并有稳健的增长;而投资则是以资本博取更高的收益,当然也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 “保值”就是不亏。“亏”有两种情况:第一,是你的本金在理财投资的过程中变少了;第二,是你的本金名义上没有少,但因为通货膨胀,它变得不再值那么多钱了。
- 前2个核心因素往往与收益率是负相关的关系。比如,能保证本金安全的产品,收益率一定高不了;同样地,流动性好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也不会特别高。
- 无论你的目标是“跑赢通货膨胀”,还是像巴菲特一样,靠储蓄存款以及理财产品都是不够的,你还得学会投资。
- 投资带给你的刺激,在很大程度上比坐过山车更甚。
投资本质与实物金融对比
- 财务角度的投资是指通过理性分析,将资金投入那些预期有所增长的标的,以求未来得到收益
- 要把钱投在那些价值预期有所增长的东西上,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标的”,并期待未来可以从中获得收益
- 实物投资,就是把钱投在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上
- 实物投资的一个缺点——流动性较差
- 金条可以作为一种避险手段,但并不是很好的投资品
- 奢侈品年年都涨价,但并不是你手中所拥有的那一个包在涨价,它和车一样,无论价格有多高,也无论你是否使用以及保养得好坏,一旦买入就开始贬值
- 金融投资是指投资者用资金买卖股票、债券、基金等有价证券以及这些有价证券的衍生品,以获取收益的投资行为
- 金融投资比实物投资交易起来更便捷,成本也更低
- 任何一种投资都是获取收益的工具,可怕的不是工具本身,而是我们的欲望和贪念
- 金融领域常说的“零和博弈”,有人赚钱,就一定有人亏钱
- 杠杆的放大作用在亏损时也同样适用
- 做期货投资,不仅要懂金融,还要懂标的所属的行业
股票的本质与投资策略
- 实业是金融的基础,公司是股票的根源。“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股票的本质是有价证券,股份公司为了筹集资金,将它的所有权借由这种有价证券进行分配。
- 什么样的股票是值得买的好股票呢?从根本上来说,发行股票的公司需要是一家好公司,一家能创造价值的公司。
- 如果你道听途说买了某只股票,却连那家公司做什么、赢利还是亏损、研发能力如何、未来发展规划等都不清楚,赚钱的概率估计高不了。
- 股票买卖有很多策略可以遵循,但并没有哪种策略能保证你稳赚不亏。
- 无论采取哪种策略,首先都要认真研究投资标的,盲目跟风是没有出路的。
- 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策略。
- 股票是高风险的投资品,需要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而选股和操盘的能力更不是一两天可以练成的。
基金入门指南与选择策略
- 股票投资的风险较高,对专业性的要求也不低
- 基金都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你的需求
- 基金的本质,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
- 私募基金可不是谁想投资就能投资的,它的门槛通常比公募基金要高得多
- 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
- 如果经常有人因为投资亏本而影响正常生活,政府哪能不管呢?
- 选择基金和选择社团,在某种程度上有相似之处
- 业绩表现部分很重要,你至少应该看明白3件事:它成立了多久;在某个历史区间内它是亏还是赚;跟同类基金横向比较,它的表现如何
- 交易规则部分非常重要,包括买入、卖出、运营基金的规则,以及基金的收费情况
- 选择投资基金,本质上来讲,是把自己的钱交给那些比自己更专业、更有经验的人去打理
- 绝大多数的基金产品,风险评级都属于中高级,换句话说,你有很大的可能性会损失本金
债券与保险的金融智慧
- 时代推开了每一扇曾经闭合的门,冲进每一个曾经安静的角落
- 金融世界也有正义,商业社会也有担当
- 任何投资的收益和风险都是正相关关系
- 投资不要一味追求"小确幸",在投资学中,相对确定的收益,一定高不到哪里去
- 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懂得这个原理的人,将受益于此;不懂的人,将付出代价
- 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
- 保险本质上是一种财务安排,用来分摊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损失
- 通过缴纳一定的费用,将个体的损失向该个体所在的集体平均转嫁
-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自愿、责任主体、是否以营利为目的以及保障范围和水平
- 投资是一门学问,既需要学习理论知识,更需要在实践中练习
商业保险种类与运作原理
- 社会保险管的是生老病死这些情况,但追求较高生活品质等,社会保险是解决不了的
- 商业保险被分为三大类:人身保险、财产保险、责任保险
- 人寿保险和人的寿命挂钩,一旦被保险人在保险合同期内死亡,受益人就获得保险金
- 保险经纪人会建议为家中的主要收入承担者购买人寿保险,因为一旦发生意外,家人要面对生活来源中断的实际困难
- 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是指在被保险人遭受意外伤害致残或者死亡时,由保险公司给付保险金
- 意外伤害是指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并且是非疾病的使身体受到伤害的客观事件
- 生活中,风险无处不在,保险就是保不时之风险
- 健康保险包括医疗险、重疾险、收入保障保险等,商业医疗保险保障范围比社保更广,保障程度更高
- 商业医疗保险有三大特征:保险范围有限制、有免赔额和上限、存在等待期
- 买保险,不是花出去一笔钱就一定要拿回来一笔钱,很多时候就是买个心安
- 财产保险就是保财产的,和人没关系,最常见的是车辆保险和房屋保险
- 责任保险是针对第三者的人身伤害或财物损失进行赔偿,最常见的是交强险
- 保险公司的运营核心是精算,精算师根据事故发生率测算保费定价
- 保险是借鸡生蛋,是世界上最好的买卖
- 保险公司破产的三大因素:精算不准、运营效率不高、竞争激烈
- 买保险的根本目的并不是拿钱生钱,而是保障不时之风险
- 理财型保险兼具保障功能和投资收益,但流动性低且收益率不应有过高期待
- 金融监管机构是丛林世界的守护者,维护生态平衡,减少弱肉强食
金融监管的历史演变与核心机构
- 离钱越近的地方,越考验人性
- 金融行业关系到国计民生,贯穿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牵一发而动全身
- 市场如果没有相应的规则,没有事前的监管,没有事后的处罚,这种事就会源源不断发生。因为对金钱的欲望是人的天性
- 资本具有逐利的天性,哪里有高额利润,它就会向哪里集中
- 政府要扮演好裁判的角色,甚至有时还得充当教练,确保游戏的参与者在相对公平的环境下竞争
- 财商学习的核心,就是让我们在顺境中不贪婪,逆境中不恐惧,这又何尝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呢?
- 面对权贵不谄媚,面对财富不卑微,面对喧嚣不迷茫,面对霸凌不怯懦。这样的骄傲和笃定,是我们终生都该保有的少年模样